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治杰,

谢谢你的反馈。一个团体的成长就是要不停的内省、反思、改进。自满自大的个人与团体一定走向衰败与灭亡。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课外活动、社会关怀、竟奖参赛,都是行有余力以后的事。我不愿意看到学生把每一分精力都用来拼分数,我更不愿意看到学生不学无术,成为大白痴。我常用我自己,及我的学生郎咸平做例子,告诉大家分数无用论。但是如果我们肚子里没有真墨水,无论我们怎么能吹,怎么会骗,我们都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不顾分数的风险与代价是非常的大。不顾分数就是无视世俗的观点与评价,只有最幸运与最杰出的少数人才能做到。你们是有可能,我也会为你们制造这个环境,但是你们得预备支付可能的代价。我的分数无用论,是在分数与实力之间抉择的时候,我宁愿选择实力,而不是分数。我也同样的希望你们如此做到。做一个实在的人,而不做一个表面成功的人。只有扎实的功底,真诚的人格,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但是每一场竞赛,每一个考试,我们都要全力以赴。分数无用论是我们的成就能超越分数,而不是我们根本的无能。知识经济的精英是靠知识吃饭,没有知识的,只是狗熊。我一向注重 reach out, touch someone。 如果我们是精英(这是亟待验证的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前,就是假的),我们有责任主动的向周围的同学伸出友谊之手。在我们没有证明我们的能力以前,没有人会介意我们是否伸出友谊之手。自我期许与人们认可,常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我们要用人家的眼睛来审视自己,用自己的眼睛同情别人。如果我把李志文班办成杜兰预科,我就是买办,这是我的无能与失败。如果李志文班变成你们出国的唯一途径,这也是你们的无能与失败。我们要慢慢向全世界证明李志文班存在的理由。历史上的英雄好汉都不是天生的,都是在荆棘困顿中,站起来的。李志文班的唯一目的就是每年为浙大35个学生提供一个世界最好的学术环境。因为,李志文班是浙大办的,不是杜兰办的。杜兰是在她的教学使命上,认为与浙大合作经营李志文班,能扩充杜兰的学术地位与影响。那一天,浙大师生不再全心全力的支持李志文班了,但是还有一个李志文班苟延残喘的存在,那么李志文班就只是个杜兰预科。把李志文班办成杜兰预科是所有人的耻辱,包括浙大、杜兰、我、及 Jevons‘ Kids。我很高兴的告诉大家,我们已经通过一个重要考验。李志文班的GMAT 最低分是700(高于世界任何金融硕士班的最低分),因此,李志文班的每一个学生,在杜兰之外,都能找到一个优良的硕士班就读。Jevons' Kids 的每一个学生都不必要选择杜兰,而选择了杜兰。学生选的是李志文班,而不是杜兰。李志文班的李志文只是一个代号,学生选的是这个班的同学、精神、与愿景。我也发现海外师资的问题,李志文班的长期发展,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海外资源只能看成锦上添花,而不是核心竞争力。我在努力的吸收培养浙大的师资。天下没有一个大国是靠佣兵,也不会有一家顶尖学术单位是靠外教。除了 Western Civilization,其他的课,我们都慢慢的由全职浙大教授担纲。Western Civilization 是文化课,我们要了解欧美人心中的欧美是什么。教育的核心是学生与老师,我们要紧紧的抓住这两个问题,我们才会有一天有资格自称精英班。让我们一起努力,天天的反思,日日的上进。李志文 上网在 2010年8月26日上午9:19,阮治杰 <ruanzhijie@126.com>写道:  

- 隐藏引用文字 -

李老师:

您好

这封信学生我主要是阐述对班级的一些反思。

思想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我对没有自己的思想盲目学习的人没有多大好感,他们只是机械地吸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修养;但是我对于那些有思想的人也保有警惕,就好像对自己一直有所担忧和反思一样,因为思想容易让人陷入自我的黑洞,而走入另一个极端。

保有这样的心态,我习惯了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会不定时地询问自己身边的朋友这段时间内我是不是有什么做错了,需要改正的,通过朋友的观察来更清楚认识自己,这是防止个人走入自我无意识堕落怪圈的妙方。

个人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团体很大程度上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而如果不保持对团体组织反思,我们会很容易走入自我欣赏甚至无作为的误区。08李志文商学班从大一下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一年多了吧,这时段我们做了很多,实践了很多,值得赞赏的事真得很多,但不是这封信的目的,我想做的是对我们班级进行反思,希望未来能走得更好。

以下所讲到的是我对班级进行反思总结的,是我认为我们班级现在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提倡商业灵活与学习严谨的矛盾所带来的班级整体的浮躁

记得那次李老师打电话给我问我为什么没去参加过来人的讲座,我解释到是因为要准备文化中国的面试,在通话中我也要讲到了班级整体浮躁的现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班级没有了静下心来学习的氛围了,大家都忙于各种外在的活动,社团也好,社会活动也好,都最终反映在我们对学习整体态度上明显很是浮躁。因为是商学班的关系,这些灵活性的训练是必须的,我们当然很难去界定这其中的度在哪里,因为Facebook的创立就是几个哈佛大学生玩出来的。抛开对这些度的争论,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浮躁不是一件好事情,蒋岳祥老师上课对我们的评价是有警醒之用的。

二.班级开放性不足带来的外界认识偏差

在浙大学生论坛cc98上我特别关注浙大其他同学对我们李志文商学班的认识,因为这些认识的反馈直接检验了我们班级建设的成果。但结果是令人不满意的,甚至是气愤的,记得有个帖子说李志文商学班就是杜兰预科班,还有帖子说是国奖班,无一不是偏颇之至。而我却没发现浙大其他同学对我们班“仁信智清”的认识,对我们提倡现代商业知识的认识,单纯从这个结果出发,我们班公关是不满意的,或者从另一角度出发,我们班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浙大。精英团队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品牌的认知度,我们班陆续的公关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班级网站也正式上线了,不过我们有理由这样想:如果我们在浙大都无法成功推广,又怎么雄心勃勃地推广给社会呢。这中间的另一个问题是,现在我们班还在依靠李老师自身的影响力,却没能对班级自身影响力进行足够的修炼。不过注意到07级大哥哥大姐姐在各类商业比赛中的优秀表现,我相信这种情况在未来应该会得到一定改善。

三.班级授课环节出现的问题

我不知道这个算是我们学生的问题,还是授课老师的问题。与班级很多同学交流中我发现很多同学对外教授课是有不满的。理由如下:一些课程如果换做是浙大自己的教授,授课效果也许会更好。这是因为如果想深入讨论挖掘知识,需要对英语要求很高,而我们根本很难掌握这么多专业词汇,所以出现上课效率很低。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是选择上课做自己的事的,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浪费了经费,外教的时间,同时也浪费了同学的学习时间。在这点上,当然存在同学过于浮躁等主观原因,但是在外教授课上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的,外教授课到底好在哪里,这些优势有没有发挥出来,效果怎么样,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不然反倒尴尬了。

以上是我对班级建设运行到现在一些现状的反思,在这个时候写这封信,主要是注意到我们马上就要迎来09小弟弟小妹妹了,所以希望能够与李老师交流,解惑一二。

祝好

阮治杰


© 春风秋雨 | 李志文的学者人生 | 查看原文 |
话题:



0

推荐

李志文

李志文

47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世界知名管理学者。美国杜兰大学寇翰讲座教授,担任商学院副院长长达十五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第一批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第一位光彪讲座教授,浙江大学商学研究院院长。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参与沃顿商学院的学术改革,出任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教授及创始校董。同时也是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第一位特聘讲座教授,东海大学讲座教授,复旦大学顾问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的高级顾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