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下面是关于印度理工学院(IIT)的文章。IIT是依照麻省理工(MIT)的模式打造的,另外的印度管理学院(IIM)是按照哈佛的模式打造的。在印度有15 家IIT ,是同类型的自治(automonous )大学,是官方支持,但是不插手管理的大学。由印度国会立案,在1950年於Kharagpur 建立第一所。目标是培育高精尖人才,也确实达到了目的。IIT的成就大大的压倒中国的所有大学。

它的成功在於印度国会立法,用公款成立了一个“教授治校”的相同于美国私立大学管理方式的大学。在深圳由朱清时创办的南方科技大学就有IIT的影子。

大家都知道在危楼里盖新楼是非常困难与危险的事情,教育这种危楼更是如此。中国的名大学,如北大、清华、浙大,都有满清、民国、共产党的百年恩怨与腐臭,各部门里的官僚气息充斥、本位主义泛滥。互掐脖子是全民运动。我在浙大五年,基本上是被关在黑屋里转圈圈。

中央级的官员(如国务院、教育部)对我都极为客气,校长见到我都一定先占起来,但是一到了科室就是阴阳怪气。科室建议我找个好助手,老先生用不着自己动手。而我的助手一进了科室办事,就是处处碰壁。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在绕圈子。症结在我们的千年帝制下的坚守本位、不砸饭碗是第一要务。学术?这些官僚既不懂也没有兴趣。

在深圳的南方科大,地方政府愿意出钱,校长朱清时是有名实干型的学者,在合肥乡下办出个科技学术重镇。但是至今还是没有合法执照的野鸡大学。看样子中国共产党不下台,国会不全面改选,咱们中国就别想有个现代大学。

谢谢天,百年前割让了香港与台湾,现在中华民族总算有些地方走进了商业社会,脱离了鲁迅骂得入木三分民族腐臭。没有香港科大,深圳的南方科大在今天连梦中的影子都见不着。就是有了已经在世界上风风火火的香港科大,南方科大是否有戏,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祖国啊!我的母亲,你怎么病成这个摸样?

印度的IIT

发表于《科学时报》 (2010-12-30 B3 社科 视点),有删节

印度和中国同为文明古国,历史上交流颇多,近代又有相似的境遇。于情于理,了解印度都是必要的。今天,印度在以软件业为代表的高技术领域闯出了自己的天地,这背后,高等工科教育功不可没。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工科院校的杰出代表,现在有一位校友为其树史立传。我们作为局外人,也得以一窥这个神秘古国帷幕后的新兴高校的情况。

印度理工学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由印度政府创建于1951年,现由七所工程与技术学院组成,各学院高度自治。该校在学术界具有世界声誉,被称为印度“科学皇冠上的瑰宝”。印度理工学院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遍及全球,硅谷更是这些人才的聚集地。

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业者来说,研究印度高校比研究欧美高校更具现实意义。欧美名校大多建校百年以上,成就它们现今地位的社会环境已经难以再现。而印度与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起点相似、环境相似,正可作为比较研究的案例乃至学习的范例。

通观全书,印度理工学院的成功之道大概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学术自治。

该校创建伊始就以麻省理工学院为原型建立科研和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实现了与国际一流的接轨。有《印度理工学院法》这部法律作为保障,该校达到彻底的自治,任何权力都无法干涉专家们定下的学术自治制度。该校创立了一种可以给予学生们发现自己能力并追求梦想的自由的体制。并能在行政部门的压力下捍卫这种体制。对于如何达到这个境界,北京大学陈乐民教授有段话说得好,“办教育,不要再搞形式主义,办教育需要的是‘宁静致远’,不是搞热热闹闹,花花哨哨……教育的改进用行政命令是不行的,性急也是不行的,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磨合。”。

二、优中选优。

任何国家的尖子生都怀揣大学梦。希望能在大学中脱胎换骨,“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日母校以我为荣”。印度理工被赋予独立招生权,自行组织入学考试。2010年有45.5万人参加考试,只录取9500人。这号称是世界上最苛刻、也是最公平的考试。入学考试举行四十年来,没有任何考题是重复的。严格公正的考试保证了把优秀的考生一网打尽,但也只是考生,未必全是人才。因为“世界上没有哪种考试是无法培训的”。针对印度理工的入学考试建立的培训学校已经成了产业。不少中学生在应试培训上花的时间比正规课还多。

过分强调公平录取、以分数论成败的负面效果是应试教育的制度化。用印度理工一位教授的话说:怎能指望五年来只做模拟考题、没读过课外书、没看过电视、没结交过同龄异性的年轻人对学术有怎样的热爱?更不用说做出什么重要的发现了。在过独木桥的压力下,通识教育无从谈起。所以印度理工培养出了大匠,但大师尚缺。重“术”而不重“道”,这也是它与欧美名校的差距所在。也许,广开取士之门,将学业以外的素养纳入录取的考量,才是这个恶性循环的破解之道。

三、尊重传统。

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高校,该校自立校之日始便对工程教育的传统给予充分尊重。强调培育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甚至口头辩论都是训练内容(技术竞标用得着)。反观国内的某些工科院校,书本与实践完全是两张皮,未来的工程师不了解工艺流程,不熟悉机械、工具,怎能指望他们毕业后很快进入职业状态。创新在国内喊了许多年,却得来“山寨大国”的绰号。羸弱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源也在于人才培养方式的落后。

四、国际视野。

技术没有国界,学术不分地域。印度理工的教师鼓励学生做学问时有国际眼光,教学科研项目也有大量的国际合作。在印度出国热比中国更甚。对印度理工毕业生大批出国的质疑也如影随形:国家的培养的毕业生,为国效力和出国工作哪个更有价值?作者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在他以白描手法写出的一个个站在世界之巅的校友“列传”中,我们可以读出,无论是在哪个国家,印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都以肩负社会责任为己任。用他们的卓越技能与创造力为各地人民服务。在商业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时代,在国还是出国,也越来越成为一个伪问题了。

有了以上四点做保证,印度理工学院为本国培育了一批批优秀毕业生,成为治国工程师的摇篮和工程师治国论的试验田。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更走向国际舞台,在学术制高点和跨国企业大展宏图。

当然,除了上述容易学到的四个成功秘诀外,还有深层因素决定了印度理工学院乃至印度科技事业的成功。比如,书中提到印度人具有不急功近利的品质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要培育具有这样的学生可不是通过什么“规划”、“工程”能一蹴而就的。说到底,象牙塔的基座落在社会上。社会的风气和主流价值观影响着象牙塔内的人心。伟大的人孕育自伟大的学校,伟大的学校源于伟大的传统。要想拥有国际一流人才,首先要有一流的环境和一流的传统。现在,是扬弃老传统、建立新传统的时候了。

书中说,印度理工之父们的国际一流大学梦其实是羸弱古国强国梦的投射。他们在设计制度、选择教师、建设校舍时是憋着一口气的——要给西方人看看印度人也能行!中国的大学梦何尝不是这样。大学梦是强国梦的缩影。

21世纪初,人口众多的印度和中国同时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金砖四国”有其二。在这个历史时刻,了解老朋友、认识新“对手”,《印度理工学院的精英们》在中国的译出可谓恰逢其时。

查看原文:http://www.jevonslee.com/blog/archives/p2494.html

话题:



0

推荐

李志文

李志文

47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世界知名管理学者。美国杜兰大学寇翰讲座教授,担任商学院副院长长达十五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第一批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第一位光彪讲座教授,浙江大学商学研究院院长。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参与沃顿商学院的学术改革,出任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教授及创始校董。同时也是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第一位特聘讲座教授,东海大学讲座教授,复旦大学顾问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的高级顾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