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我于1981年在芝加哥大学商学研究院为学生開了一门课【微观经济学】。当时我只是个微不足道、名不见经传的助理教授,选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没想到火了起来。我的主要任务是为MBA 学生開微观经济学分析,第二学期开始就极为叫座,上了名师金榜。在学生的要求下,我开了一个绕着会计与资本市场的主题开了一个私塾,为了引诱几个研究生做助理。

 1983出任宾大沃顿商学院副教授兼会计博士班主任,就正式的对全校開【会计与资本市场】这门课。它的内容,基本上是会计学与经济学在金融市场上的探讨。没想到这条路线的研究成为现代热火烧天的【金融创新】的先行者。

 现在开始,在我的博客里,会剪贴点评一些有关金融创新的文章。目的主要是分享我的研究过程,及引发一些有趣的讨论。

 财新登了主编王烁写的“透视万科争夺战”。报道恒大赢下了两年来围绕万科控制权的殊死战,王石今天宣布不再担任万科董事长,功成身退。在此之际,这场中国最大房地产公司争夺战的玩家当中,原大股东华润黯然退出,后期搅局者恒大华丽转身,新大股东深圳地铁春风得意,万科原管理团队顺利接棒。先简单转述财新的报道,及简介王烁的评论。最后再加以我的分析,做为我的课【金融创新】的教材。

 * * *

 【财新王烁 201706.21

巴菲特警告普通人勿玩杠杆,不过他自己是玩的,而且玩出世界第一首富,我对他有独门分析,在芝加哥大学商学研究院、沃顿商学院、杜兰大学、香港科大、清华大学、台大、浙大、厦大都开过有关的课。他玩杠杆的方法,到今天基本已成明牌,就是告诉你,你也很难玩。一般人当然买不下保险公司,但就算你掌握了一家保险公司,恐怕也很难复制巴菲特打法。无他,诱惑太大。你只有像巴菲特一样敬畏风险,才会像他一样小心地驾驭杠杆。我来介绍另一种杠杆玩法,出自枭雄之手,与中国资本市场上最大一宗敌意杠杆收购案有关。有三点使它重要。

 第一,它带来了中国资本市场上从未见过的新潮流,敌意杠杆收购,有可能象1980年代美国资本市场上用垃圾债敌意杠杆收购一样,带来系统性冲击。

第二,它是中国今天典型的造富故事。一位此前不知名的房地产商人,经过这起收购,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在最新的富豪榜上排名第四,至少在纸面上。

 第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是中国正在兴起的影子银行一次极端的能量释放,也正因为此,它震动金融界、实业界以及政策制定者,直接驱动了金融监管改革加速。

 【李志文点评】,没有杠杆就不是金融。金融学的世界第一个诺贝尔奖团队,Modigliani (Miller 的老师) Miller (我的芝加哥大学同事与实质老师,应该也是所有芝大金融学所有同事的实质老师)的诺贝尔奖贡献就是用非常冷静与清晰的眼光指出,金融的最基本工具就是杠杆。去杠杆就是去金融,金融去杠杆岂不是笑话?!

 虽然观念不清楚,财新的故事还是极为有趣,经过学术分析,是有可能进入顶尖学术杂志的。下面信息来自财新,我没有做什么修改。

 主人公姚振华

 他创立了房地产公司宝能,销售额一般、土地储备质量一般,在中国的房地产行业中大概位于三线。从2012年到2014年,年销售额从20亿下滑到10亿以下。跟许多房地产公司一样,姚振华有苦恼:高负债,永远缺钱。怎样能够融到更多的钱?他瞄准了万科,一个年销售额是其200倍的行业巨无霸。如果说房地产行业是中国过去20年最成功的行业,那么万科就是这个行业里最成功的公司,皇冠上的明珠。万科是真正的巨人,深圳股票交易所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但下面这几个特点使其成为潜在的收购目标:

 第一,万科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不过15%左右;

第二,万科管理权控制在职业经理人团队手中,但他们持股比例很低;

 第三,万科现金流充裕,负债率很低。正常情况下这是优势,但当万科成为潜在的敌意收购目标时,却成为弱点——一旦收购成功,即可以用万科自己的资源来为收购本身作再融资。

 这些情况与美国杠杆收购年代的目标公司们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成因。美国的这类公司是控股股东股权逐渐稀释,最终极为分散,没有控股股东。万科这类公司股权结构的成因非常中国化,其实是由职业经理人团队创建,但名义上属于国有或者集体所有,多年演变下来形成平衡:公司由创始人们保持内部人控制,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持股不多,且不寻求控制权。

 这个平衡是脆弱的,姚振华用敌意杠杆收购暴力地打破它。问题是,要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至少要获得20%股权,至少需要四五百亿资金。姚振华已经负债很高,钱从哪里来?

他超上了好时候。中国的影子银行正在兴起。姚振华的金融创新让他空手套白羊。我的分析为大家做个简单科普,让全国人民了解什么是金融创新?

91万亿元的大生意

 中国的影子银行现在已经是个巨无霸。按一份官方报告的统计,影子银行创造的信贷总额已经达到91万亿元。瑞银测算的数字低一些,约6070万亿。差别在于对重复计算的不同估计,但不管哪个都是天文数字,已经达到传统信贷规模的60%~90%,而增速则要高很多。这个比例与2008年前影子银行在美国金融系统中所占比例相似,但美国花了约40年时间,而中国只花了十年时间,且绝大多数发生在过去四五年间。

中国式影子银行

 由于中国有一个自成一体的历史地理环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都要主意“中国特色”。下面是前美联储主席,哈佛教授,世界著名学者伯南克对影子银行的定义:

 通常定义的影子银行包含一系列金融机构和市场,他们总合起来,行使传统银行的功能,但却在受监管的传统存款机构之外行使这些功能。举例说明,影子银行系统的重要组成有证券化工具、资产支持商业票据通道、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市场、投资银行和房贷公司。

 伯南克说得比较学术,简单地说,影子银行的本质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信贷,它既指新兴金融机构,更指商业银行自己。

 在中国语境下,影子银行有更简单的操作定义。它是这么一个过程:银行存款变成投资产品;银行从吸储放贷变成销售投资产品;企业从向银行贷款变成发行投资产品;储户变成投资者;银行从保证本息到投资者自负风险,至少名义上是这样。经过影子银行业务转换,信贷业务移出银行表外,从高监管到低监管,常常无监管。

 说穿了,影子银行就是地下金融。金融活动有强大的外部效应,也就是说当事人的做为,会影响到第三者。地下金融的产生就在于当事人的行为,会影响到其它人的利益。外部效应无所不在,连私密夫妇关系都有强大外部效应。婆媳关系就是典型的外部效应,孔雀东南飞就是流传千古、哀怨断肠的外部效应。

影子银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一类特殊的金融机构,其主力从来是持牌的正规金融机构,首先是银行自己。在中国尤其如此,中国的银行业是影子银行的主力,而其他金融机构,如信托、证券、保险、基金,本质上都是通道(conduit),帮助搭建从存款到投资产品的转换链条。

影子银行兴起到现在,总共也就十年多一点时间。2012年以前,通道的主力是信托公司;2012年以后,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迅速成为重要玩家。证券公司从2014年起可以成立基金子公司,实际上开了做信贷业务的口子,仅仅两年时间,这个业务规模就发展到15万亿人民币。保险资管也有类似的高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完全取决于监管套利程度。从存款转成投资品的大潮,哪里有通道,就立即涌到哪里。万亿级规模可立至。

金融管制大爆炸

 与此对应的,是一场空前的金融自由化。过去几年,中国发生了未经宣布的金融管制大爆炸。表面上,中国金融业仍然是分业监管,银行、证券、保险各有一个监管机构,实际上,中国金融业已经进入全面的混业经营。

 毛泽东没有念过一天的洋学堂,在北大蹭课,也只限于学些红楼梦、西厢记。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官员与百姓基本上是不了解金融学的,也不太了解经济学。面对即将到来的金融管制,世界金融海啸,中国大陆的产官学三界不只是束手无策,耳眼鼻皆失功效。

 在眼盲、耳聋、鼻塞之下,2012年以来各监管机构展开了一场监管放松的竞赛。原因很简单,谁放得越宽,哪个行业就能在这场大潮中受益最大。为什么?因为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使命是双重的,监管只是其一,而且不是最重要的使命,最重要的使命是发展。在这场宏大的监管套利面前,监管不光是通常问题如太少太慢,而首先是有意识地为监管套利赋能(enabler)。这个发展经济学理论是对的。但是在完全无知的环境下,它的后果可能是非常可怕的。六岁婴儿開坦克,十岁少年開飞机,说有多可怕,就多可怕。

刚兑套利与国有信用套利

 影子银行确实使信贷进一步市场化。对普通人来说,今天中国事实上存在两套利率系统,一套是官方公布的存贷款利率;另一套是投资者获得的理财产品利率,后一套利率系统毫无疑问更加体现市场供需,而影子银行在其中有关键角色。

 但是,在中国,市场从来不是纯粹的,影子银行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除去监管套利驱动外,还有另外两重套利驱动。

 第一,刚兑套利。对投资者来说,过去在银行存款,现在变成通过银行买投资产品,理论上风险自负,其实是刚性兑付,就是最后你得把钱还给我。银行表面上把信贷业务变成中间业务,不承担风险,其实如果出现风险事件,仍然承担兑付责任。在刚兑延续的情况下,它本质上仍然是信贷,但却在监管之外。

 第二,国有信用套利。较高的理财产品利率,一部分原因是市场均衡利率可能高于官方存款利率,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对国有部门的信用套利。影子银行的资金投向与传统信贷的资金投向高度重合,主要使用者仍然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他们愿意以较高利率获得资金,而银行认为没有违约风险。

 统括而言,影子银行在中国兴起,基于两个重要假设:散户投资者/储户指望刚性兑付;银行指望国企和地方政府不会违约。总的来说,这两个重要假设还没有被打破。

风险放大器

 今天的中国影子银行是这样的:

第一,企业任何融资需求都可以设计成产品,通过影子银行系统,销售给投资者,无论风险高低,惟一的限制是想象力。

第二,如果需要,融资链条可以很长,穿越银行、保险、证券,而每个金融监管者只能看到一段,无人掌握整体信息;

第三,提供资金的人仍然是散户,过去是储户,现在是散户投资者,而他们惟一关心的是收益率,因为他们指望刚兑。

第四,融资来源短期化,多为一年以内,最短到三个月,高度依赖滚动融资;

第五,没有信息透明可言。

 影子银行也就是地下金融,而且是名门大户在光天化日做地下买卖。

 接下来我们会看到,姚振华怎样将影子银行的能量用到极限,撬开了万科大门。

 

姚振华金融魔术

 给我一根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     ——阿基米德

 影子银行给了姚振华需要的支点。他把敌意收购万科这件事部分地做成实际上的固定收益产品,然后通过影子银行体系,把它卖给了散户投资者。

 请记住,杠杆敌意收购,是你在资本市场上能做的风险最高的事情。成功的机率不高,而一旦失败,你无法获得被收购公司的资源来做再融资,那么你怎么还收购融资?卖掉刚收购的股票是绝对不行的,那样股价会崩溃,把你埋进去。

 姚振华的融资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金字塔式多层公司结构,层层股权抵押融资。

 姚振华个人控制的公司采用金字塔式结构,公司股权层层抵押,规模总计200亿元,这部分算是相对传统的股权抵押融资。

 其余融资均通过影子银行体系。

第二部分,控制前海人寿,发行短期工具融资。这家寿险公司几乎没有寿险业务,绝大部分业务是万能险(Universal Life Insurance)。万能险的英文名称里虽然有人寿两个字,但跟寿险没什么关系。几乎所有保费进投资账户,几乎不进保障账户。保户提前退保也没有惩罚,最短几个月后即可以无手续费退保,本质上是短期融资工具。姚用它筹了104亿用来买万科。

 姚振华把万能险用到极致,但这不是他发明的。整个中国保险行业都陷入了万能险狂欢。中国寿险公司2016年保护投资款新增1.1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超过100%,绝大部分来源于万能险。

第三部分,通过影子银行体系循环杠杆融资。大体上这样做:把收购万科作为一个投资产品,拿出部分资金作劣后级,通过影子银行体系,把优先级销售给散户,然后将劣后与优先资金合起来作为下一轮筹资的劣后部分,去获得更多的优先级融资。层层放大,总计筹得大约276亿。

 所谓劣后,就是出现亏损的话先亏劣后,以此来保障优先级资金的安全。问题是,层层叠加后,下层的优先级无非是上层的劣后级,所谓的保护只是幻影。

 综上,宝能通过股权质押、保险产品、银行资金以及券商资管计划,总计筹资逾600亿元。最终,姚振华收购万科25%股权,一度成为第一大股东。

 这就是中国版门口的野蛮人标准模式:以银行庞大的表外资金池为终极募集来源,聚沙成塔,通过持牌金融机构搭建复杂的结构,举牌、控股境内外标的公司,全面重整公司,使其成为下一轮加杠杆的基础——极少的自有资金,极高的杠杆,极度的不透明,做风险极大的敌意收购。

 其后果是分段监管无力应对,真实杠杆超乎想象,从事极高风险市场行为,风险控制几乎没有。收益个人化,风险社会化。最高峰时,姚振华在万科股票上浮盈最高达到300亿元,助其一度成为中国第四富人,仅次于王健林、马云、马化腾。而风险则社会化。如果万科股价下跌,承受风险的理论上是万能险和理财产品投资者,而投资者认为实际上承受风险的会是银行或者保险公司,但是,在摊牌时刻到来之前,只要短期融资能继续滚动,所有人就装作没有问题。

 食髓知味,这个杠杆敌意收购模式迅速被复制,姚振华接下来的目标是另外两家著名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其他人跟进,用同样的手法融资和杠杆收购上市公司。

 2016年底,这类做法终于被叫停。在中央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管理团队认可的白马骑士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姚振华无望获得实际控制权,进既不得,退如何退?都不明朗。

 金融监管改革催化剂

 2015年股灾一起,万科敌意杠杆收购案直接驱动了金融监管改革。两件事都说明,金融自由化实践下,各管一段的现行模式必须改革。

是否启动超级监管机构仍有争议,但以央行为首实行宏观审慎框架已经明朗,总要有人看到全面的数据和信息并能采取得动,而央行最合适担当。证监会和银监会近来都换人,新的负责人均出身央行,均表示向央行靠拢。

新的监管思路是这样的:

1) 统一监管标准,严控通道业务,就是说,消除监管套利;

2) 限制分级产品,降低金融杠杆;

3) 落实穿透原则,足额计提拨备。就是说,向上穿透到实际控制人,向下穿透到基础资产,不论需要穿透多少金融业务和公司链条。很显然,这是针对姚振华层层加杠杆,穿越证券、银行、保险这类做法。

4) 淡化保本概念,降低刚兑风险。 就是说,减少刚兑套利。

 金融创新是极为迷人,又是极高智慧的理性追求。就如同现代数理化引发了两次惊心动魄的世界大战。金融创新也会导致巨大风险。

 人类发现了火,人类死于火,人类了解火,人类控制火,人类生活品质大火。

 同样的故事在我们眼前透过金融创新再度发生。

 

参考文献:

王烁:透视万科争夺战

话题:



0

推荐

李志文

李志文

471篇文章 3年前更新

世界知名管理学者。美国杜兰大学寇翰讲座教授,担任商学院副院长长达十五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第一批特聘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第一位光彪讲座教授,浙江大学商学研究院院长。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参与沃顿商学院的学术改革,出任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教授及创始校董。同时也是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第一位特聘讲座教授,东海大学讲座教授,复旦大学顾问教授。曾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的高级顾问。

文章